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正文

新闻动态

倾听学生心声 共话教学改革: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 2025-2026学年第一学期广州校区学生期中座谈会

责任编辑: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日期:2025-11-06

文:许磊磊  图:黄玉雪

为深入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,全面提升教学质量,以优异状态迎接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,献礼20周年校庆,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5年11月4日14:20在创新楼315会议室召开了2025-2026学年第一学期广州校区学生期中座谈会。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胡立娟主持会议,各教研室负责人和教师代表与来自不同年级、不同专业的学生代表齐聚一堂,围绕思政课教学内容、方法及课堂氛围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。

  直面问题,广开言路:座谈会伊始,胡立娟副院长开宗明义,指出当前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挑战。她提到,在前期学校领导以及督导组专家的听课反馈中发现,部分思政课课堂存在“教师卖力讲授、学生被动接收”的现象,学生抬头率和点头率都不高。值此诊断评估专家即将入校考察之际,学院希望通过此次座谈会广泛征集学生意见,找准教学改革的切入点,真正让思政课成为大学生“真心喜爱、终身受益”的课程。

  畅所欲言,教学相长:在自由发言环节,学生代表们踊跃发言,既肯定了教师们的辛勤付出与教学亮点,也坦诚地提出了改进建议。
  针对课堂氛围沉闷、互动不足等共性问题,学生们提出了具体建议。一是丰富互动形式,建议引入“击鼓传花”“分组讨论”等游戏化互动,扩大互动范围,避免仅集中于前排学生;二是强化内容实用性,希望教师多结合时政热点与专业特色,如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建议增加与行业政策相关的案例,理科生则希望通过生活实例解读理论;三是优化激励机制,建议通过前排就座加分、课堂发言奖励等方式,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;四是创新教学方法,学生建议可借鉴短视频“短平快”的特点,以低门槛的热点案例切入,带动学生情绪,再引申至理论知识,增强课堂吸引力。
  此外,学生们还反映了大班授课中后排学生参与度低、早八课程学生精神状态不佳、学习通讨论题过多等问题,并希望教师能进一步做好课堂进度与保留学生思考时间之间的平衡。
  总结展望,务实推进:胡立娟副院长在总结时对学生们的坦诚发言表示感谢。她指出,学生提出的“教学内容贴合实际、方法多样化、把课堂还给学生”等建议,为学院下一步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方向。学院将认真梳理学生意见,与授课教师深入沟通交流,提出教师改进措施。同时,通过学情调研等方式精准把握学生需求,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再提升。
  此次座谈会搭建了师生沟通的桥梁,不仅让学院及时掌握了教学一线的真实情况,也为学生参与教学改革提供了平台,为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注入了新动力。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(审核:向祎 姜波 罗朝远  编辑:赖俊锋)


粤公网安备 44011802000240号

粤ICP备17051289号 版权所有:广州华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校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增城荔城街华商路一号

联系电话:020-82660113 邮编:511300